| A11: 云山论见
  • 媒体视角

      很多时候,律师和医生一样,其业务取决于当事人的“不幸”。虽然作为社会职业的一种,律师要凭本事吃饭,不一定成为慈善家,但还是要有善心。很多时候,对律师而言,不过是一件案子,一个业务,但对于当事人而言,却很可能是一生的积蓄,一世的命运。而且,越是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阶层越可能如此。比如讨不到薪水的农民工,遭受工伤而求告无门的打工人。这种情况下,能否在保持专业水准同时,对不幸的当事人抱有最低限度的同理心,不去“榨干”他们的最后一个铜板,也是法律从业者需要关注的一种社会责任。  ——环球时报:《法律从业者也应胸怀国之大者》  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寻找真相”“重新评价”等幌子,歪曲、否定历史,诬蔑、诋毁英模人物。从“质疑”黄继光,到制造谣言丑化刘胡兰和“狼牙山五壮士”,一些人把否定历史当时髦,以解构崇高为能事,将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污名化。这些人数典忘祖,肆意歪曲历史、亵渎英雄先烈,影响大众认知、伤害公众情感。鉴于此,将英烈的名誉纳入刑法保护范畴,大幅提高对诸如仇某明等侮辱、诽谤英烈名誉的违法成本势在必行。  ——中国纪检监察报:《以国法护卫英烈之名》  从根源上铲除“非法社会组织”发起者的措施之一,就是规范社会组织的运作,让社会组织真正成为社会服务组织,而非具有权力性质的组织。廓清行政与市场的边缘地带,对“非法社会组织”有除根的作用。  ——光明网:《“非法社会组织”为什么取缔不绝》◎木木 辑

  • 推广智能医疗,重在培植基层厚土

      珠江瞭望  3月1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携手华为、电信共同打造的全国首家全场景智能医院在广州落地建设。全场景智能医院,通过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设可生长、易演进、重体验、好管理并可持续迭代更新的医院智能体,率先进入智慧医院的“下一跳”(《信息时报》3月2日)。  全场景智能医院,是让智能融入医疗行为的方方面面,力求使医院成为一个智能整体。分开来看,该院的部分智能产品和技术并非首次出现,比如当前一些医院推出的5G救护车,相当于一个“移动医院”,急救患者上车即相当于入院,随车医生可利用车内配置的5G医疗设备即时为患者作一系列的检查。今年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派出车载移动CT支援河北,该CT每天可体检筛查200至300人次,但只需一个人现场操作,然后将影像传回医院总部进行诊断。  智能医疗不仅可以大幅缓解看病难,而且还会带来医疗模式大改变。5G救护车上的5G设备可以为患者完成头颅CT、心电图、超声等一系列检查,数据实时回传,院内多学科综合团队可同步启动“云会诊”。这样的救护车开进基层,就相当于一家医院的多学科团队一起下了基层。未来,5G还会升级为6G、7G,到那时,看病将变得更加便捷、高质、高效。  问题在于,当前,基层智能医疗设备还比较缺乏,为远程诊疗量身定做的专用设备更是少之又少,有些大型设备即使当前适用,但未必适应智能医疗时代。  此外,智能医疗要推广到基层社区及农村地区,人才建设是绕不过的关键问题。在智能医疗时代,基层医疗人才既要会唱主角,更要会唱配角,除了自己要懂得智能诊疗,还必须将远程协作能力当成突出本领。比如,当外地医生利用智能手臂做远程手术时,现场医生协助能力的强弱,对于手术成败至关重要。将来,基层医生或许不必在影像诊断方面有较强能力,但一定要精准操控设备,确保影像质量,这样才能提高外地医生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提升人才适应智能医疗时代的能力,医学院校或许有必要调整教学计划,甚至应探讨开设新的专业。此外,当前医疗智能设备无论品种还是数量,都还很紧缺,且大医院和基层存在不同的需求,让不同的医疗机构都能找到符合自身定位的智能医疗设备,需要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也需要政府部门为新设备上市给予政策优惠。社会通力合作,以前瞻性眼光和创新性思维,方能为智能医疗的推广培植好厚土。◎罗志华 医生

  • “南沙人”

      白话广州  近年,南沙区鹿颈村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整条村都靓咗好多——睇住焕然一新嘅景致,可能好多人未必知道,其实呢度有深厚嘅人文传统:早喺先秦年代,先民就已经开始休养生息啦。  讲起遗址嘅发现,其实都有一段古:话说,遗址本来无人知道。但村民去耕种,时不时就会掘出一啲陶片;后未,当地挖鱼塘、采砂场同施工基坑,又掘出大量陶片,逐渐就变到一地都系。  当时有一个叫于小光嘅番禺人,本身对文物考古好有兴趣。有一日,佢踩住单车经过,无意中发现成地陶片,仔细一睇,就意识到可能系文物,于是立刻上报。  考古队员发掘嘅时候,最轰动嘅事件就莫过于掘出咗一个“人”了——话说当时,一个帮手嘅村姑掘下掘下突然间大叫:“哎呀!人头骨啊!”大家就急忙冲过去睇啦。只见土层中,灰灰哋露出一片额骨,而下面似乎仲有好多嘢未掘出来……不过呢个时候,村民“信邪”就唔肯再郁手了。最后要考古队员亲自清理,先至令呢具3000几年嘅骸骨完整呈现。  如今,呢具“南沙人”嘅复制品仲陈列咗喺广州博物馆供市民参观。如果大家有兴趣,就不妨去感受下南粤先民嘅“长相”啦。◎梁倩薇 编辑

  • 是时候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了

      市民论坛  据《广州日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日前表示,将在今年全国“两会”建议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通过解决“刚需”来缓解家庭教育抚养孩子的后顾之忧。林勇认为,当前,学龄前儿童抚养成本高昂,这极大压抑了育龄家庭的生育意愿。  近年来,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存在发展不均衡、合格师资缺乏、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幼有所育”“办好学前教育”。同时,教育部曾表示,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为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提供保障。  基础教育由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三方面组成,显然,学前教育是基础的基础。然而,由于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体系,造成由地方财政投入的公办幼儿园屈指可数,资源奇缺,许多家庭的子女被推向私立幼儿园,高昂的收费令家长不堪重负。以至于,“入园难”和“入园贵”,已成为子女教育“第一难”。因此,学前教育也是目前亟待加强的部分。  事实上,这个问题已获得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政策呼应,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可以说,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已经成熟。事实上,也只有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才能促使地方政府在重视学前教育方面不打折,才能切实保障“幼有所育”。通俗来讲,当公办园不再稀缺,家长们的选择权就能得到保障,学前教育的竞争与发展态势就能充分被激活,孩子们便能共享教育公平,更加快乐地成长。  ◎汪昌莲 公务员

  • 恢复非机动车道,让路权更公平

      点击广东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住粤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经开始认真履职,建言献策了。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建议:区分情节严重程度,调整酒驾入刑标准”(《新快报》3月1日),就很受关注。虽然酒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刑罚是最好的治理手段。酒驾案件数量高,并非刑罚威慑力不够,这其中还有执法部门查处力度加大,以及汽车保有量、驾驶人大幅上升等因素。当然,区分酒驾情节严重程度,精准施罚,不失为一个值得讨论的建议。  从“深圳一车主酒后为了50元将代驾司机赶下车,无奈之下代驾司机报了警”(《深圳晚报》3月1日)来看,很多人还存在侥幸心理,对刑罚的后果认识不足。因此,对酒驾行为,仍然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法律威慑力。  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的力度也在加大,“广州开展300天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全市将逐步恢复非机动车道”(《信息时报》3月2日)。这是一个可喜的趋势,逐步恢复非机动车道,将路权分配好,各行其道,是以人为本的做法,路权也将更加公平。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建议减免多孩家庭纳税额,补贴低收入家庭生育”(《信息时报》3月2日),也是以人为本的建议。往小处看,可减轻民众经济负担,往大处看,则有助于鼓励生育,缓解老龄化困境。  降低医药费用,也是为民众减负的重大举措,“广东启用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一大波抗癌药降价”(南方网3月2日),相信会有更多患者受益。当然,医药费再便宜也不要得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与健身习惯就能减少疾病的产生。此举既是为自己减负,也是为社会减负。  ◎陈管见 国企职员

  • 解决“三点半难题”,首先要弄清“为了谁”

      推荐阅读  教育部日前表示,将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时间安排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这意味着解决放学“三点半难题”已经列入教育主管部门重要议事日程。  “三点半难题”是困扰众多家庭的一大问题。一些地方为了给学生减负,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教学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过去的五点半放学改到了现在的四点半甚至三点半。监督写作业的任务却抛给了家长和社会。学生减负不但没实现,还导致“三点半难题”成为百姓生活一个痛点。  大多数家长一方面有严格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需要下午接孩子放学,形成时间上的矛盾。如果让孩子上托管班、补习班,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不说,还助推了违规补课现象。有研究显示,“三点半难题”出现后,大部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加重,辅导班数量也较之前增多,使家庭间的竞争从双休日延伸到放学之后,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父母和孩子的压力一同变大。  部分教师违规参与补课班教学赚外快,课上刻意有所保留,专靠补习班输出“干货”。学生在校时间缩短,只能去补习班补短,造成了义务教育的畸形倾向。  解决“三点半难题”,首先要考虑是为了谁的问题,教育部门、学校及老师要从思想上实现统一。有学校认为,延长放学时间,会增加老师在校工作量和学生学业负担,但对学生和社会而言,却解决了家长们揪心的大事。如果过去熬夜才能完成的作业能够在学校延长服务的时间内完成,才是为家长和学生减了负。  国家近年来提升教师群体各方面待遇,但一些中小学教师之所以顶风违规参与校外补课,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校时间太短,形成赚外快的时间窗口。如今,相关部门不是考虑应否提供课后服务的问题了,而是怎么提供、提供什么、怎么确保服务质量。如果学校能做到让学生在校完成作业,那些给家长布置作业的微信群也就不会因此那么活跃了。  其次,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也要为解决“三点半难题”提供支撑。比如,学校延长放学时间,提供相关服务的教师应该有相关待遇跟进——由政府提供补贴的同时,再由家长支持一部分。同时,积极丰富放学后的服务内容,让大多数学生能在学校享受到普惠式服务。  ◎张建(原载《新华每日电讯》3月2日,本报有删节)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要闻
  • A4: 特别报道
  • A5: 活力社区
  • A6: 全国两会
  • A7: 广州
  • A8: 区区无小事
  • A9: 见咩讲咩
  • A10: 体育
  • A11: 云山论见
  • A12: 金汇理财
  • A13: 食品
  • A14: 竞彩专版
  • A15: 天天福彩
  • A16: 体彩闲情
  • Z1: 工商广告价目表
  • Z2: 工商广告价目表(特殊规格)
  • Z3: 版花广告价目表
  • Z4: 社区报广告价目表
  • Z5: 信息时报新媒体广告价目表(一)
  • Z6: 信息时报新媒体广告价目表(二)
  • Z7: 信息时报新媒体广告内容制作类产品收费标准
  • 信息时报
  • 猎德
  • 新林和
  • 石牌百姓事
  • 幸福车陂
  • 家园
  • 天河智慧城
  • 新员村
  • 家在岭南
  • 瑞宝人
  • 南石风采
  • 平安海珠
  • 阳光前进
  • 激情龙洞
  • 幸福沙东
  • 新凤阳
  • 新滨江
  • 素社家园
  • 西关逢源
  • 赤岗特刊
  • 昌岗纪事
  • 幸福金花
  • 绿色天河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