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要股东增持金额近200亿元
□信息时报记者 梁诗柳 无惧近期市场平淡,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包括重要法人股东、高管及其他关联人)频频出手增持,向投资者展示对自家股票的信心。同花顺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沪深两市共有397家公司获得重要股东真金白银的增持,合计增持股份市值为197亿元。其中,获增持股份数前三的行业为银行、房地产、电气设备,重要股东净买入股份数分别为1.68亿股、1.61亿股、1.50亿股。记者梳理发现,以东方通为首的197只个股表现良好,当前股价较股东增持实施公告日出现了上涨。 近400家公司获得增持 10月9日,广汇能源发出增持进展公告称,截至9月30日,合计94位董监高及子公司核心管理人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071.11万股。参与增持的重要股东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董秘、财务总监等。而在7月中旬,广汇能源曾发出重要股东增持公告,表示97位重要董高监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强烈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自愿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按照当时的计划,广汇能源重要股东承诺此轮增持股份不低于1844.5万股,且增持完成后12个月内不减持。 同花顺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沪深两市共有397家公司获重要股东增持,累计增持股份达25.09亿股,参考市值约197.43亿元,其中有24家公司获得增持金额超过亿元。 具体来看,江苏银行的重要股东最豪气,合计增持了1.17亿股,参考市值达8.34亿元。紧随其后的是金风科技,获增持股份为5259万股,参考市值为6.56亿元。大连亚圣、万达信息等公司重要股东,也累计花费5亿元以上在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 三行业股东增持最积极 记者梳理发现,按照重要股东净买入股份数来看,7月份以来实施了增持计划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银行、房地产、电气设备,重要股东净买入股份数分别为1.68亿股、1.61亿股、1.50亿股。 7月份以来,11家A股上市银行的重要股东合计增持1.68亿股,参考市值为12.75亿元。除江苏银行外,南京银行、上海银行的重要股东增持金额也过亿元。以南京银行为例,其第三大股东南京高科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决定增持公司股份。在8月8日,南京高科先是增持了南京银行1520万股,短短1个月后,再度增持2036万股。同花顺数据显示,根据股份变动期间均价计算,南京高科两次增持金额分别为1.2亿元、1.6亿元。目前,南京银行大股东紫金集团也发出了增持计划,表示将在今年年底之前,以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亿元。 此外,房地产行业多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也启动买买买。如滨江集团实控人、董事长戚金兴,在短短10天内(9月2日~11日),8次出手增持自家股份,累计增持1401.94万股。增持后,戚金兴及其一致行动人杭州滨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戚加奇合计持有公司17.2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由55.38%提升至55.46%。券商研报数据也显示,港股上市房企三季度也频频获得增持。兴业证券9月30日研报显示,8月底以来,各房企开始纷纷回购/增持股份,碧桂园合计回购3259万股,耗资3.17亿港元;中骏集团管理层增持1450万股,耗资5801万港元;龙湖集团大股东增持430万股,耗资1.20亿港元;旭辉控股大股东增持298万股,耗资1275万港元;融信中国回购111万股,耗资9.7亿港元。 兴业证券分析师宋健认为,增持及回购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对未来经营充满信心。就港股房地产板块来说,上市房企的销售韧性很足,销售增速仍然可以保持,业绩的确定性很强,尽管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并未消除,且短期信用收紧也将导致房企资金流动性下降,但龙头公司具备通畅的境内外融资渠道和资金调配能力,推荐关注地产核心资产。 已有增持行动浮盈50% 同花顺数据显示,在重要股东出手增持后,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却不尽相同。在三季度被股东增持的397只个股中,三盛教育、聚隆科技、金力永磁、元祖股份等68只股自增持实施公告发出至今,有10%以上的跌幅,而东方通、万达信息等197只股则出现上涨。 不少公司重要股东“抄底”相当成功。如东方通监事张志勇在7月26日以19.19元/股的交易均价增持了5000股。而东方通在8月下旬发出向好的业绩预告,加上所属的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国产化等概念板块纷纷出现躁动,截至昨日,东方通股价较7月下旬上涨了97.71%,接近翻倍。此外,万达信息、金冠股份、联创电子、北方君正、奥马电器等个股重要股东增持行动也处浮盈状态,涨幅超50%。 记者梳理发现,获得重要股东增持的公司业绩普遍向好。如东方通的业绩预告称,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预计净利润5000万元~5600万元,增幅为122.55%至149.26%。原因是受益于自主创新、信息安全领域市场需求的推动、产业趋势的持续发展,以及公司内部组织效能的提升,公司基础软件、信息安全等主营业务持续保持增长,营业收入及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增长。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分析师杨德龙表示,可重点关注重要股东有增持行动,同时三季度业绩也向好的公司,至少说明公司股东看好股价表现。但这些只能作为选股的参考,不是唯一要素,毕竟影响公司股价的因素很多。
-
国庆黄金周期间网联处理跨机构支付交易达85.94亿笔
信息时报讯(记者 郑晓慧)记者从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获悉,今年国庆长假期间(10月1日~7日),网联平台共处理跨机构支付交易85.94亿笔,金额4.33万亿元;日均交易笔数同比增长79.92%,日均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63.38%。其中,10月1日交易量最高,单日超过12.90亿笔,金额超过6787亿元。 据了解,“十一”假期国内消费需求旺盛,不少企业也为国庆黄金周推出了专属营销活动。壹钱包方面表示,“十一”假期,平安壹钱包在线上、线下场景都展开了多元化的营销活动,壹钱包App及线下各类场景交易活跃。其中,通过网联转接交易服务覆盖了线下近百万商家,交易成功率达99.97%,保证了高并发交易。 对此,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得益于网络支付市场蓬勃发展,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线上支付如订酒店、机票、火车票,到线下餐饮、购物扫码支付,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大众在“十一”假期出行、消费、娱乐提供了更大便利。网络支付交易规模持续上升,也是我国网络支付市场发展的写照。 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网联开启跨境支付清算业务以来,持续推出创新产品,提升了用户支付便利。在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期间,网联支持的跨境钱包业务取得了新进展,目前已有广州地铁、家乐福、麦当劳等在内数十万商户可受理支付宝香港用户的业务,覆盖交通出行、餐饮购物、日常消费、生活服务等多个场景,香港同胞来内地可实现“不带钱包,一部手机走天下”。 此外,网联“一键绑账户”功能也在“十一”假期一展身手,不仅便利了银行和支付机构的业务开展,同时也极大提升了普通用户的支付体验。建行手机银行用户陈女士表示,“‘十一’期间,我在外出旅行购物时,发现支付宝余额不足了,想要绑银行卡既没带卡也不记得卡号,打开建行APP直接可以绑定支付宝,让我顺利地完成了签约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