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8: 特别报道
  • 新中轴线“绿心”引来“金山银山”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黄熙灯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当处于旱季时,水闸关闭,减缓旱情影响;当暴雨来临时,水闸打开,防止洪涝灾害……天然的调蓄水功能,加之水质净化功能、区域气候调解功能,海珠湿地及其周边的水质、空气质量、景观越来越好,成为了广州中心城区最宜居的宝地之一。  据了解,海珠湿地每年接待超过1000万游客,常态化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同时,海珠湿地的生态效应也逐渐转化为创新经济和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2015年以来,众多大型企业在此汇聚“筑巢”,形成广州新落户企业的“湿地效应”现象。  散步观景摄影  一样也不能少  作为摄影爱好者,何先生越来越喜欢海珠湖了,因为来这里除了可拍摄美景外,还可散步、观景。这几乎成了何先生每日的“必修课”,“散步、观景、摄影,一样也不能少。”何先生说。  何先生住在东风村,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海珠湖所在地块大多数属于东风村,以前这一带是果树林,种有杨桃、黄皮、龙眼和荔枝等多种水果。果树林被开挖为湖于2011年9月开放后,何先生发现村里上了年纪的人,有事、没事都会来走一走、看一看,既是不舍得曾经的果树林,又想看看海珠湖带来的变化。  老黄也是东风村人,海珠湖湖面的一块地就曾经是他家的果林,但老黄已无法准确说出果林的具体位置。“变化太大。”老黄感慨说,他们那一辈人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家的果园也会变成美丽“中轴线”的一部分。  让老黄和村民高兴的是,海珠湖开放后,环境越来越好,村里的房子出租价格也越来越高。和老黄一样,大部分村民还是不愿搬走,一则习惯了,二则村子距离海珠湖近,走过马路就到,沿湖走一走散步又散心。  镶嵌在新中轴线上的“绿心”  海珠湖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南段,湖心岛恰好与广州塔、体育中心呈一直线。如果说中轴线北段展现的是现代化城市景观,南段则是由湖区、果园组成的“生态绿轴”。镶嵌在中轴线上的海珠湖,是名副其实的广州“绿心”。  作为广州第二大人工湖,海珠湖是海珠区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调水补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海珠湖湖心区面积1422.6亩,俯瞰海珠湖,由石榴岗河、大围涌、大塘涌、上冲涌、杨湾涌、西碌涌等6条河涌相连组成“玉环”状的外湖,环抱着圆形的内湖,十分优美。因此,海珠湖也被人形象地比喻为“金镶玉”。  经过多年建设,海珠湖一带已是花团锦簇、草木扶疏。2017年11月,“广州湿地与生态”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在湿地走访海珠湖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用“真的好壮观”来形容海珠湖,感叹海珠湖不仅面积大,而且建设得相当漂亮,湖水清澈,花草树木鲜美,生物多种多样。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由衷地称羡说“广州人真幸福”。  如今,海珠湖湿地公园由3个部分组成,主要开放区域包括现有的海珠湖、湿地一期和湿地二期,主要包括万亩果园、海珠湖及相关河涌39条,总用地面积约800公顷,水域面积达380公顷,是珠三角河涌湿地、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绿水青山引来“金山银山”  近年来,海珠湿地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环境效益辐射功能日益凸显。据了解,湿地以11个水闸与珠江联通,当处于旱季时,水闸关闭,将水蓄积散布在1100公顷的土地中,通过水的自然蒸发,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减缓旱情影响;当暴雨来临时,湿地提前打开水闸,将湖水释放到珠江,汇入大海,腾出库容,以便接收暴雨带来的大量雨水,防止洪涝灾害。海珠湿地一天的调节能力可达400万立方米。  海珠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体现在水质净化功能、区域气候调解功能上。据介绍,流入湿地的Ⅴ类珠江水经过沉淀过滤后,水质可提升为Ⅳ类水。监测结果显示:夏季(7月~9月),与湿地外围城镇居民区相比,湿地区域日均温度低0.5℃,日均相对湿度增加8%;冬季(12月~2月),湿地区域日均温度高0.5℃,日均相对湿度增加6.5%。“从空气和水质来看,海珠湿地及周边是广州中心城区最宜居的宝地之一。”海珠湿地负责人说。  绿水青山引来“金山银山”。2015年以来,毗邻海珠湿地的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接连出让超过24宗地块,引来腾讯、阿里巴巴、复星、小米、科大讯飞等16家龙头企业在此“筑巢”,目前这16家企业共在海珠区注册成立40家项目运营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约117亿元。  海珠湿地的生态效应也逐渐转化为创新经济和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2016年以来,26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大型央企及上市企业等,近30个意向落户非拿地项目在海珠湿地周边汇聚,形成广州新落户企业的“湿地效应”现象。  海珠湿地历史  2010年3月29日  海珠湖正式动工建设。    2011年9月1日  海珠湖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    2012年9月  海珠湿地完成一期1000亩建设并正式开园。  2015年12月31日  海珠湿地升级为国家湿地公园,更名为“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2017年1月  海珠湿地公园以“城市园林绿化及城市生态修复”主题,获得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广州第一个城市园林绿化及城市生态修复获奖项目。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要闻
  • A4: 出前一盯
  • A5: 焦点
  • A6: 活力社区
  • A7: 特别报道
  • A8: 特别报道
  • A9: 广州
  • A10: 广州
  • A11: 今日警讯
  • A12: 好人365
  • A13: 广告
  • A14: 综合
  • A15: 云山论见
  • A16: 国际新闻
  • A17: 体育新闻
  • A18: 竞彩专版
  • A19: 天天福彩
  • A20: 体彩闲情
  • B1: 时时财经
  • B2: 产经
  • B3: 公司
  • B4: 金汇理财
  • B5: 银行/保险
  • B6: 汽车周刊
  • B7: 汽车·新车
  • B8: 汽车·综合
  • B9: 时尚
  • B10: 今日健康
  • B11: 今日健康
  • B12: 娱乐新闻
  • Z1: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一至周四)
  • Z2: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五)
  • Z3: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六周日)
  • Z4: 工商广告价目表(特殊规格)
  • Z5: 版花广告价目表
  • Z6: 社区报广告价目表
  • 信息时报
  • 猎德
  • 新林和
  • 石牌百姓事
  • 幸福车陂
  • 家园
  • 天河智慧城
  • 新员村
  • 家在岭南
  • 瑞宝人
  • 南石风采
  • 平安海珠
  • 阳光前进
  • 激情龙洞
  • 幸福沙东
  • 新凤阳
  • 新滨江
  • 素社家园
  • 西关逢源
  • 赤岗特刊
  • 昌岗纪事
  • 幸福金花
  • 绿色天河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