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胡慧茵)提起冬至,你的印象是陪伴着家里的长辈唠家常,还是坐在饭桌前与家人一起品尝暖意十足的饺子呢?在广州,向来有“冬大过年”的说法,广州人一直保留着冬至吃糯米饭和汤圆的习俗。近几年,每年冬至前夕,正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称正心)都坚守着与长者们的约定。今年,他们准备了一场“冬至饺饺震”活动,在冬至前夕提前为长者们送温暖。 今年是正心开展“冬至饺饺震”活动的第四年。随着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人数逐渐增加,今年的活动保留了对沟通技巧的培训环节。12月9日下午两点,志愿者们陆续到达。了解整个活动的流程后,志愿者们进行自我介绍和详细分工。接着,活动主持人梁老师开始为大家介绍与长者们沟通、相处的技巧。他还解释了这个环节的重要性:“或许很多志愿者此前并没有进行面向长者的志愿服务,所以还是有必要就与老人沟通的问题作一下提醒。” 在接下来的包饺子环节,志愿者们认真留意家饭香茶餐厅厨师的包饺子示范:先用手握住饺子皮,将馅料小心翼翼地放进中央,随后把饺子皮捏紧。这些步骤看似简单,却深藏学问。只见志愿者们都有模有样地包起饺子来,力求让每一个饺子都尽量均衡,连厨师师傅也忍不住给他们点赞。志愿者李小姐包得特别认真,她告诉记者,她觉得若是包出来的饺子颜值高,给人的入口感觉也会相对更好。包好饺子,志愿者们将饺子煮熟,迅速送到长者们家中,提前送去冬至温暖的祝福。 据了解,前来参与包饺子活动的志愿者既有亲子家庭,也有结伴的朋友,许多人都是首次参与这类活动。在活动现场,志愿者的谈笑声不断,他们都表示,在此过程中不仅增长了友谊,亲子之间也因此有了更多的互动。 四年来,正心“冬至饺饺震”活动不仅给志愿者营造了共聚一堂的交流好机会,更是坚守与长者不变的约定。未来的路,正心希望能与有爱心的你继续同行。
信息时报讯(记者 郭展鹏)12月13日,金花街组织“两代表一委员”一行近30人,前往连州星子镇水源村调研慰问。他们探访水源村贫困户,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随后还参观调研了金花街对口帮扶水源村的项目。 金花街驻水源村扶贫干部肖章生自去年5月来到水源村工作,已与水源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介绍称,今年以来,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干部职工已数次到水源村开展慰问和调研工作,分批次落实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不仅送上精神关怀和物质慰问,还组织辖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村开展送医送药关爱贫困户身体健康的活动,全方位多层面给予水源村支持和帮助。 “为了改善村委会的办公环境和消除潜在危险因素,街道支持水源村进行村委会改造,包括水源村公共服务站装修、拆除原有危破房、地面平整、建设宣传栏和花基等。”肖章生表示,基础建设水平有了提高,是开展一切经济建设的前提。 据肖章生介绍,为从根本上改善水源村经济条件,金花街从多方面帮助村民脱贫。一方面,通过资助大型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另一方面,在尊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身发展意愿基础上,采取多种途径提高贫困户家庭收入。目前,街道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展了养牛、养鱼、种菜等项目。
相关新闻 信息时报讯(记者 郭展鹏)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了解荔湾区未来发展思路、金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陈家祠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建设情况,金花街于12月12日组织“两代表一委员”30余人开展学习视察活动。 活动上,金花街党工委书记黄青坚带领“两代表一委员”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黄青坚从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三个方向阐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贯古通今的事例、结合实际的分析,让党的十九大精神传递到与会人员的心坎上。随后,街道、派出所主要领导分别汇报了金花街今年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思路。 会后,“两代表一委员”一行视察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参观了陶瓷、刺绣、雕刻、剪纸等广东各类民间工艺真品,零距离感受岭南文化,了解陈家祠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建设情况。
信息时报讯(记者 胡慧茵 通讯员 陈秀琼 覃健)为丰富社会化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社区退休长者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近日,金花街退管所在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一楼活动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化退休互助自管小组骨干联谊会。 活动现场邀请了50名社会化退休互助自管小组的骨干代表参与。金花街政务服务中心和退管所工作人员向参加活动的老人家表达了亲切诚挚的问候和祝福,同时充分肯定了他们在过往长期工作中积累的宝贵工作经验,对他们在社会化退休互助自管服务中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活动不仅为每位老人家发放了慰问品,还设置了抽奖环节,提供丰富的奖品。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联谊会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参与活动的长者纷纷表示,虽然自己在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在社会生活中还能发挥余热,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就是为实现幸福的中国梦增添助力。